close

 

 

 

 

我們對他人的悲傷或喜悅的同情,在我們得知那悲傷或喜悅的原因以前, 也總是極不完備的。只是表現受苦者身心極為痛苦的那種常見的悲嘆慟哭,在我們身上引起的,比較是探究其處境的好奇心,並附帶些許產生同情的意向,而不是非常明顯真實的同情感。我們問的第一個問題是: 你遇上了什麼不幸?直到這個問題獲得澄清,儘管我們心裡因為有他遭到不幸的模糊念頭而感到不安,也儘管我們因為折騰自己揣測那不幸究竟是什麼一回事而心裡頭益發不舒坦,但我們身上的同情感卻不是很顯著。

所以,同情感,與其說,是因為我們看到某種感情所引起的,不如說,是因為我們看到引起那種感情的處境所引起的。有時候,我們會為他人的行為感覺到一股他自己似乎完全不可能感覺到的感情;因為,當我們設想自身處在他的處境時,我們的想像會在我們的胸臆中燃起那股感情,儘管在他的胸臆中, 那處境並沒有引起那樣的感情。我們為他人的厚顏無恥與粗野無禮而感到面紅耳赤,儘管他自己似乎不覺得他自己的行為有什麼不合宜之處; 因為, 當我們設想自己的舉止是這麼的荒唐可笑時,我們會禁不住覺得全身狼狽到無地自容。

在命運可能為人類帶來的所有災難當中,喪失理智,即使對最殘酷的那些人來說,似乎也是最為可怕的;當他們看到此一最為悲慘的人生境遇時,他們悲天憫人的心情, 比看到其他任何不幸,都更為深切。但,那喪失理智的可憐人,也許還邊笑邊唱著歌, 對他自身的不幸完全沒有感覺。所以,在看到這種景象時,人類心中所感到的那股悲痛,不可能是對受難者的任何情感的反映。旁觀者的同情感,必定完全來自於他想到,當他自己淪落到同樣不幸的情況, 同時又能夠(這也許是不可能的) 以他目前的理智與判斷去看待那種狀況時, 他自己將會有的感覺。

一個母親,當她聽到她那無法以言語表達感覺的嬰兒在病痛中的呻吟聲時, 她會感受到哪些苦楚呢? 在她的想像中,那嬰兒所承受的痛苦, 除了有它事實上的無助無告之外,還摻雜了她自己對那無助無告的感覺,以及她自己對它的害病可能產生的種種不明後果的恐懼; 所有這些想像所構成的那一幅最完整深刻的悲慘與苦惱的情境, 正是讓她自己感覺到哀傷的對象。然而,那個嬰兒所感覺到的,只不過是眼前這一刻的不舒服,而這種不舒服也絕不可能很嚴重。對於未來, 那嬰兒是完全無憂無慮的, 因為它的懵懂無知與缺乏遠見, 讓它擁有對抗畏懼與焦慮的免疫力;相對地,當它長大成人後, 要使它免於人類內心這兩大苦惱來源的肆虐, 即使有再多的理智與學問企圖保護它,也將徒勞無功。

我們甚至對死去的人興起同情感,我們瞻望等著他們的那個可怕的未來,對他們的處境中真正重要的面向反而視而不見,以致影響我們的, 主要是那些衝撞我們的感覺,但對他們的幸福絕不會有任何影響的情況。我們想, 他們被剝奪了陽光;被隔絕在活生生的社交世界之外; 被擺在寒冷的墳墓裡,變成各種腐敗細菌與泥土中爬蟲的獵物;在這世界上,不再被人想念, 反而只消一會兒, 就會從他們至親好友心中摯愛的名單中除名, 甚至幾乎從他們至親好友的記憶中消失; 如此這般的處境,是多麼的悲慘啊。我們想,毫無疑問的,他們遭逢如此可怕的災難, 我們無論再怎麼憐憫他們, 也絕不可能過分。我們現在似乎更應該加倍同情他們, 因為他們此刻正面臨被人人遺忘的危險; 於是,我們參加紀念他們的儀式,表示我們空洞的禮敬,我們努力抗拒自然讓自己顯得悽慘,讓自己不斷憂傷地回憶他們的不幸。事實上, 我們的同情無法提供他們什麼慰藉, 但此一事實似乎使他們的處境顯得更加悽慘; 而想到我們所做的一切皆無濟於事, 想到我們所做的一切只是減輕了其他所有痛楚, 只是舒緩了他們的朋友痛惜他們、愛戀他們與悲嘆他們的心情, 卻完全無法帶給他們任何安慰,益發加深我們對他們的不幸的感傷。然而,最無可置疑的是,死者的幸福完全不受前述那些情況的影響;而我們想要安慰他們的那些想法,也絲毫不可能擾動他們那無憂無慮的長眠安息。

那個淒涼可怕且永無止境的憂鬱意念,亦即,在我們自然而然的想像中,他們的處境應該會興起的那個意念,完全是因為我們把他們身體上所產生的變化,和我們自己對那個變化的知覺,結合在一起而引起的,亦即,那個意念是起於我們把自己擺在他們的處境中,或者說,如果允許我這麼說的話,是起於我們把我們自己還活著的靈魂塞進他們已經失去活力的軀殼裡,然後設想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自己將會有什麼樣的情緒。正是由於此一想像上的錯覺,所以, 對我們來說, 預見自己的死亡,才會這麼令人膽顫心驚;也正是由於這種錯覺,所以, 在我們死後無疑不可能給我們帶來任何痛苦的那些情況,在我們活著時想起來卻讓我們心痛不已。而從這裡便衍生出人性中一個至為重要的原理,亦即,恐懼死亡;這種恐懼,雖是個人幸福的一大毒害,卻是抑制人類各種不義的偉大力量,它雖然折磨與抑制個人,卻守護與保障社會。



 

真正富裕的人是知足的人。你的每一個念頭,都可以分成兩種能量:不是富足便是貧乏。你的所見所思越是富足,你就真的會越趨富足。反之,若你的所見所想ㄨㄥ之,若你越是盡是貧乏,你這個人也只會越來越貧乏。與我一起用餐的那位作家沒有預設自己一定要達到某個富足或是名望的水準才算不愁吃穿。他選擇的是當下就有的內心祥和,以身作則成為他的讀者和學生的最佳典範。

能對手上現有的資源感到心滿意足,靠的並非外在的事件;而是取決於你用何種角度去看自己的人生。此時此刻你就握有創造財富的力量,端看你要不要做出這個選擇。倘若你對自己現有的或沒有的東西心生不滿,整個宇宙都會順著你的想法,給你更多可以怨聲載道之事。若是你對自己所擁有的感到十分喜樂,則宇宙也會順勢而為,給你更多值得慶賀之事。要在富裕銀行記名開戶的第一步便是建立一個富裕的心態。

如果你面臨財務困難,有許多帳單待繳,債台高築,怎麼也找不到法子讓自己覺得錢財不虞匱乏,那就把你的注意力轉向其他在你生命中已經存在的富饒。錢財只是所謂美好生活大餅中的一小塊而已。僅以銀行戶頭裡的數字就來否定你的富裕,形同為了一小片陰霾的浮雲而不見滿天星斗的壯麗。

把感受聚焦於既有的富足,將擴大你的幸福感。從健康的身體、大自然的瑰麗、互惠的友誼、愛你的家人、不斷湧現的創意、你的精神食糧、振奮人心的想法、他人惠予你的善意等許許多多的事物上,你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富裕。就在這個當下,就許多層面而言,你活脫脫就是個億萬富翁!你甚至可能比許多有錢人更為富有,因為你的注意力焦點是在富裕而非需求。

《聖經》告訴我們:「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走。」這句話乍聽之下似乎不盡公平。為何是富者恆富、貧者恆貧呢?其實,這句話只在彰顯一種信念:能量會流向你的注意力焦點。富有的人念茲在茲俱是富足,貧窮的人所思所想盡是貧乏。這個遊戲規則和你擁有的東西無關,而是你怎麼看待自己手上的資源。富裕的思想會創造富裕,匱乏的念頭只會生出匱乏。好比電力、重力,地心引力的原理對誰都是一視同仁,沒有特別偏好於誰。不論你怎麼使用它,它都願意實現它存在的理由。自由意志意味著你可以自由地運用思想創造自我的經驗。你無法改變宇宙原理,不過你一旦了解它們是怎麼運作的,就可納為己用。

心滿意足代表你必須停下腳步,再沒有其他想望,永遠就只是維持現狀嗎?要是哪天你家大門突然被冬夜的寒風吹開,難道你會任由風雪在你的床上堆積?當然不!一個知足常樂的好方法是:滿足之餘,仍有渴望。你對自己擁有的心存感謝,但同時也樂於冒險擴大你的世界。你為了更好的生活全力以赴,並不是因為你有所欠缺或是出於貪婪,而是因為成長和進步是生命的天性。萬事萬物無不渴望成長,但在各自當下的成長階段中,卻也都是完美無暇的。完美不是一個你要設法抵達的目的地,它是你隨遇而安的心態。

你不用辛苦跋涉即可邁向富裕生活,關鍵的一步在於順勢而為。你的現狀永遠都是很不錯的,但永遠還有更好。所以,滿足現狀的同時,也要全力以赴追求更大的幸福。

嗯,我暫時也說得夠多了。

建立你的心靈貨幣力量:

1.有什麼是你已經滿足的事情?

2.有什麼是你覺得尚有不足之處?

3.花一點時間專注去想生活層面上讓你備感富足的部分。你究竟有多富足呢?凝神在自己的富裕上時,你有什麼感覺?

4.向內尋求自己滿足與渴望的美好平衡。什麼讓你感到心滿意足?你又在渴望些什麼?當你懷著滿足的心態尋求更好的生活時,注意自己有何感受。

證言:

我是完滿無缺的,擁有的已然足夠

我從熱情與慶賀的平台出發,然後更上一層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vian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